【實支實付懶人包】住院費、門診手術理賠到底怎麼看才正確?

2022-10-25
內容目錄

嗨~我是金刀大,不想當媽的二寶媽X家庭財務規劃師。繼上次分享癌症險的學習筆記後,這篇我要來分享常被業務員講到爛,但還是很多人聽不懂的——實支實付條款

(開場真的每次都很難想,乾脆直接進入主題好了( ̄∇ ̄))

實支實付到底在保什麼?重點是雜費&手術費

講到醫療保險,大家第一個反應可能都是:「我有健保啦!」

欸~沒錯,我們台灣的健保真的世界有名,不誇張,是佛系國寶等級的存在。

但是!健保有個致命的溫柔:只給你基本款,進階款、升級版、豪華配備…不好意思自己來。

這些「健保沒給到的部分」,也就是你要自掏腰包的這部分,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出場的時候啦!

實支實付主打的就是——你花多少、我補多少(當然是有理賠條件和上限啦,別想太美( ̄∇ ̄))

而最容易讓人自掏腰包破產的,就是住院雜費手術費這兩筆支出,所以大多數人會選擇投保實支實付來補強。

但重點來了:有保就真的會賠嗎?還是條款說了算?

我們直接來看關鍵條文!

住院雜費條款要看什麼?

雜費在保單條款裡面,常被寫成「住院醫療費用」。

比較友善的寫法是:「概括式條款」

意思是它會寫:

醫師診察費、住院藥品費、掛號費、證明文件費…等超過全民健保給付的住院費用。

這種寫法,重點是它不列舉,只要是住院時該用、健保沒給的,多半能申請理賠。

比較雷的寫法是:「條列式條款」

這種會寫個三十到五十項項目,看起來包山包海、超級豐富(翻到後面都想放棄)

但重點來了:它只保寫在上面的東西。

只要你做的治療沒在上面,或是未來醫療進步、項目名稱換了,都有可能不理賠。理賠了算佛心,沒理賠只能自己認命。

手術條款要注意什麼?

手術的條款也有兩種主流寫法:

比較彈性的寫法是這樣:

若未列於手術表內,可協議比照同等程度之手術項目給付。

這句話看起來像廢話,但其實超級重要!

它的意思是:如果你做的手術沒寫在條款裡,但程度差不多,還是可以談談看有沒有機會理賠。

這很重要,因為醫療每天都在進步,保單不可能每年都更新手術表啊!

比較死板的寫法是:

手術須在附表所列項目內,才予以給付。

看到這句,你可以開始祈禱你未來的手術千萬不要太新,保險公司才會願意賠你錢。

門診手術也有眉角

現在很多手術都變成門診就能做了,所以條款裡有沒有寫「住院或門診手術」就超級關鍵!

如果只寫「住院」,你在門診做手術,那就…「拍謝~沒賠喔,門診不算」

就算有寫門診,也要注意是不是只賠「手術費」不賠「雜費」?因為有的手術是手術費用不貴但材料費超貴。

✅所以你可以現在去翻一下保單條款,看看你實支實付的條款怎麼寫。

雙實支實付是什麼?為什麼要買兩個?(更新補充)

這個概念其實很簡單,但很多人第一次聽還是會頭暈。

假設你一張實支實付額度是30萬,但平均住院用到的額度大概只有10萬。

結果你每年都花錢保30萬,超~浪~費。

那怎麼辦?

買兩張15萬的!這樣如果花費只有10萬,可以各申請一張的10萬理賠,兩邊都能賠。

若遇到花費較高的情況,比如達文西手術一開就是25萬起跳,那兩張15萬也剛好能補足。

可攻可守、靈活搭配,這就是雙實支實付的魅力啦╮(╯▽╰)╭

💡補充一下~

原本金管會是說要從2024年7月1日開始實施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新規定,後來延到2024年10月1日正式上路

新規定簡單說就是不能像以前那樣雙實支加總理賠,補回比較多的額度了,保險只會理賠你「真的有花的那筆錢」,不能像以前那樣用副本理賠兩張。

最後的碎念:不是奧客,是不想當冤大頭

我以前也覺得看條款好痛苦,有看沒有懂、越看越焦慮,但後來才明白:
想要搞懂條款,不是因為我龜毛或奧客,而是因為我不想花了錢卻沒買到保障。

尤其是家裡有小孩、有長輩要顧的時候,那種「事情發生了才發現條款不符」的感覺,真的會讓人超級想撞牆。

如果你也想知道自己的保單到底能不能撐住大筆醫療支出?

我誠心推薦你可以考慮我們提供的《家庭財務分析報告》,這份報告會包含:保單健檢、家庭財務狀況分析,還有你現有投資工具的整理與評估。
當然啦~如果你真的只想做保單健檢也是可以,但我要先講實話:只做保單健檢CP值真的不高。

以上就是今天的保險碎念小筆記~

這篇內容僅供你思考方向與自我檢視用,詳細保障內容還是要以你自己保單的條款為主唷~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,千萬別照抄照搬嘿!

( ̄∇ ̄) Peace~

如果你家的保單條款已經夠燒腦了,結果還要處理一堆「我下個月一定還你,真的不好意思…」的親戚好友借錢攻勢,那真的會一秒爆氣。

不想再卡在要不要借的兩難中,可以順便看這篇:家人朋友來借錢怎麼辦?5步驟教你理債,守住財務安全!教你怎麼幫對方理債,也守住你自己錢包。

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!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,歡迎分享和訂閱我!

相關文章

訂閱
訂閱通知:
0 Comments
最舊
最新 Most Voted
內聯反饋
查看所有留言
Copyright 2023 By jindaodalife.com  All Right Reserved
arrow-down
0
喜歡你的想法,請發表評論。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