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~我是金刀大,不想當媽的二寶媽X家庭財務規劃師。你是不是也有這種記帳焦慮症:記帳記了老半天,結果錢還是照樣流光光?
然後忍不住懷疑:欸…我是在記帳,還是在記心酸的?(話說到底是「心酸」還是「辛酸」( ̄∇ ̄)?)
為什麼你記帳沒效?可能是這幾個原因!
你不是不努力,也不是不認真,但就是…怎麼記怎麼痛苦,錢也沒有比較多?
讓我們來看看你是不是踩了下面這幾個常見的坑:
1. 記流水帳卻沒分類
如果你記帳只是在記「今天花了多少錢」,那頂多只能叫做「寫日記」,不是記帳!
2. 有分類,但從沒回頭檢視
像是伙食費、治裝費、育兒費…記得很認真,但從來沒打開APP看分析圖表,或是根本不知道怎麼看。
3. 沒有後續調整行為
記帳的重點是「發現問題 → 思考原因 → 嘗試調整」,少了最後這步,就是白忙一場 ( ´Д`)y━・~~
有效記帳的三步驟:分類、檢視、調整
記帳不是拿來湊每日打卡用的,也不是「我今天花了三千」就叫做有在記帳,真正的有效記帳,是有方向、有邏輯、有後續行動的!
第一步:分類記帳是關鍵!記帳不是只是記日期和金額
很多人記帳記了很久,卻還是覺得沒什麼幫助。
關鍵就在這裡:你有分類嗎?而且是「有效的分類」!
有效分類的意思是:至少要能分出【食衣住行育樂】等基本類別,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你下一步的「預算規劃」。
當你把花費分類清楚,就能知道每個月有哪些項目需要支出,進而開始設定「各項預算」——這才叫有用的記帳,不然就是在做精美但完全不知道能拿來幹嘛的東西。
第二步:花在誰身上也要標出來!才能進一步分析與優化
媽媽有時候對於小孩的東西,特~~~~別的沒有抵抗力,像是:
小孩衣服好可愛,買!
小孩鞋子好可愛,買!
小孩童書,買!
小孩學習,刷!
老公的衣服破洞……嗯……(安靜…)
( ̄∇ ̄)
當你發現你也有這種情況時,想了解「這筆花費,是花在誰身上?」,這時就可以再做更細一步的分類:
- 小孩的支出(買小孩的東西就是腦波弱)
- 自己的支出(偶爾買個保養品不是犯罪)
- 老公的支出(嗯?)
如果你想做進一步分析,其他分類也可以再拆得更細一點:
- 食:早餐、中餐、晚餐、外送、食材、飲料、零食、水果
- 衣:日常服飾、內衣褲、鞋、配件…
- 行:汽車、機車、交通工具分類都能分
這些細分類的威力,會在做年度花費整理、規劃明年度預算、或是跟老公吵架的時候(?)派上大用場 ( ̄∇ ̄)
第三步:記帳的最終目的是調整生活,而不是懲罰自己!
記帳不是用來監督你是不是「亂花錢」,而是幫助你「看懂自己的生活方式、掌握支出方向、優化使用方式」。
像是你飲料支出爆表,那你就可以選擇:
- 減少次數?
- 改自備茶包?
- 或者坦誠:欸~我人生不能沒有飲料,那就乾脆編入預算裡!
又例如:「自己煮反而比外食貴」這個經典悖論,很多時候其實是買了一堆沒煮、食材浪費,所以不是「自己煮太貴」,是「買太多又不煮」。
這些調整,都是靠記帳+觀察生活才能看出來的。
就像身體健康檢查,記帳也是你財務的健康報告!
記帳要記多久?記滿半年至一年才夠力!
有了基本概念後,那記帳到底要記多久才有用呢?
一般我都會建議學員要記半年至一年,因為有些支出是年度型的,像是:
- 保險費
- 稅金
- 紅包
- 年終獎金收入
你記一個月,是看不出你整體生活成本的。
記得夠久,才知道一年下來實際要花多少、需要存多少,這樣設定預算才會準。
👉 如果你記帳常常記三天就放棄,或是記了三年但看不出個所以然,那可以了解一下60天記帳陪跑計畫,讓你有人陪、有人帶、有人提醒,不再獨自苦撐。
記帳不會讓你一夕致富,但會讓你安心生活
你不一定要成為記帳達人,但你值得知道:錢,到底花去哪了?
生活,到底還有多少空間可以喘息?
當你開始願意面對自己的財務數字,你就已經在改變的路上了。
不過,有時候記帳記著記著,會發現帳目不平衡的源頭,不是你自己亂花錢,而是「有誰又來借錢了」 如果你可能也有這情況,就可以參考我這篇👉 家人朋友來借錢怎麼辦?5步驟教你理債,守住財務安全!
以上內容都是我的個人記帳心得啦~
適不適合你,還是要看你自己的生活狀況怎麼走。如果你有卡關或想知道自己的情況該怎麼調整,歡迎私訊我聊聊~(關於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