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!我是金刀大,不想當媽的二寶媽X家庭財務規劃師。你對於記帳會不會有一種感覺:就記帳了...然後也不知道能幹嘛
記帳後財務狀況也沒變好?
心想:記帳到底有什麼用?是在記心酸的嗎?
( 話說...ㄒㄧㄣ、ㄙㄨㄢ...到底是心酸還是辛酸 @@? )
記帳記心酸,問題出在這裡
回到正題,如果你過去的記帳是記流水帳,沒有做任何分類的話,那就是記心酸的
如果你過去記帳有做分類,像是伙食、治裝、學習之類的分類,但沒有回頭去檢視,那就...還是記心酸的
記帳有做分類與回頭檢視分析的話會是這樣的:
像是今天記帳後發現,飲料花費好高
那就可以去思考,飲料需要每天喝嗎?可以減少喝飲料的次數嗎?
如果不行,飲料就是你的人生!是你的生命!那有沒有可能可以改成自己泡茶?自己泡咖啡呢?
自己煮飯真的比較便宜嗎
或是像...你有聽過三餐自己煮比較便宜這個說法嗎?
但很多人自己煮之後發現,嗯?好像...也沒有比較便宜?反而更貴了?
這時除了記帳外,你還需要思考...你是不是買了一堆菜放到爛掉沒煮?
或是可以再紀錄的更細一點,像是分類蔬菜、水果、肉品、調理包、罐頭之類的,到底花在哪個項目,還有沒有調整的可能呢
媽媽記帳要特別注意這個
再來像是治裝費和學習費,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媽媽的話,記帳就還可以再細分
是花在小孩身上?還是自己身上?還是老公身上?
媽媽有時候對於小孩的東西,特~~~~別的沒有抵抗力
小孩衣服好可愛,買!
小孩鞋子好可愛,買!
小孩童書,買!
小孩學習,刷!
老公的衣服破洞...嗯...(安靜...) ( ̄∇ ̄)
所以~就還是冷靜的去分析一下,衣櫥裡有沒有只穿過一兩次的衣服?
學習的東西有沒有放到長灰塵?有沒有什麼可以調整的地方
記帳三步驟:分類、檢視、調整
記帳不是用來監督自己有沒有亂花錢的哦,滿多人會誤會的,包括我以前也是
基本上,記帳就是這樣,分類、檢視、調整
記帳的時候要認真記、仔細的記,不要想說靠記憶力判斷,那會很不準確
這就像是減肥的人都想說,我覺得我也沒吃什麼啊?怎麼就胖了!?
然後在旁邊看的人就滿臉疑惑,明明一直看到他整天都在吃...
仔細認真的記帳後,你可能也會發現...嗯...意外的驚人!?或是驚嚇!?
開始記帳後你就會懂的╮(╯▽╰)╭
記帳要記多久才有用
記帳建議記一年或是至少半年,因為才能完整的紀錄到所有的花費,像是年繳的稅金、保險,每年包的紅包或是年終獎金的收入之類的
有了完整的紀錄後就可以編列屬於自己的預算,有了預算後再連結自己的財務目標管理,列出財務目標,目標金額,幾年後達成,每年有多少預算投入,需要找什麼樣的投資工具幫自己達到目標
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能投入多少預算,只是掐指一算
恩~我好像有這麼多可以投入哦
結果不了解自己的生活開銷,像是沒預留每年要繳的稅、保險費、紅包費、緊急預備金...等等
這時需要用到錢,投資現況的報酬率又不是很理想...恩...
這就是為何記帳很基礎卻很重要
如果你看完這篇覺得記帳方法懂了,但實際執行還是有困難,或是想要有人陪你一起建立記帳習慣的話,可以到「關於我」頁面找我聊聊哦